QQ:站内信联系

您的位置:主页 > 天辰娱乐资讯 >

天辰娱乐资讯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

重视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

发布时间:2023-06-05 19:49人气:155

  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经济开发资源和教育科学资源,对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作者认为,历史和实践表明,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础,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在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背景下,挖掘并重视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能够促进当代社会和谐发展和价值体系的整合重构,用文明的力量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中国是海洋大国,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形成了灿烂的海洋文明,留下了丰厚的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更加显著。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蕴含着海洋强国梦,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亟须增强全民海洋意识,重拾海洋文明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为,被各族人民视为其文化遗产并世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有关的实物和场所。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社会发展中,孕育了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11月,2000多年来指导我国农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的“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至此,我国共有31个项目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另外,我国有7个项目列入急需保护名录,1个项目入选优秀实践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包含民间文学、传统技艺、生产生活习俗、节庆礼仪、海洋信仰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是涉海民众生产生活经验和群体智慧的结晶。在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经济开发资源和教育科学资源,对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化价值是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深入挖掘、传承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合理因素的文化价值,为后人保存历史记忆,向世界展示传统文化魅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于特定的历史条件,积淀着不同民族或群体的文化基因。我国沿海居民在漫长的涉海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民俗文化、海岛村落文化、海洋节庆文化、海洋信仰文化等,促进了渔业、盐业、造船业、航海业的形成和发展。据考证,距今3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已经能够捕捉鱼、蚌。新石器时代,渔镖、渔叉、渔钩等成为普遍使用的捕鱼工具,显示了古人的聪明才智和较为先进的捕捞技能。我国古代的造船技术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水密隔舱”是人类造船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东晋时期就已应用于海船,极大提高了航海的安全性。《马可波罗游记》中有一段关于“水密隔舱”较为详细的记载,西方国家由此认识“水密隔舱”,并在宋代以后逐渐采用这项造船技术。“水密隔舱”作为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保护名录,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世界航海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我国独具特色的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对海洋的认知能力及生产力发展状况,印证了我国海洋文化的历史发展轨迹,是中华民族和谐延续的重要标志与根基。留住历史记忆,传承海洋精神,是由海洋大国到海洋强国的必由之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定义是:“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由此可知,群体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显著特征,反映的是群体的生活和意志,通过文学、音乐、舞蹈、神话传说等喜闻乐见的形式世代传承。

  海洋信仰是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涉海民众在长期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神灵崇拜。妈祖是我国沿海民众普遍信仰的海神之一,发源于福建莆田湄洲岛,北方很多地区也称妈祖为“天后娘娘”。沿海民众把妈祖视为救苦救难、神通广大的万能之神,祈求妈祖保佑出海安全、衣食无忧、人丁兴旺。明清时期,妈祖信仰由移民带到台湾,逐渐成为台湾社会主要的民间信仰,深刻影响着台湾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1987年农历九月初九,即民间传说妈祖羽化升天1000年纪念日,海峡两岸近十万信众在湄洲妈祖庙隆重举行“妈祖千年祭”纪念活动,同时举行学术研讨会。林金文的《要重视妈祖文化研究》一文中指出,历史悠久的妈祖文化具有民族内聚力,对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对内是联系本民族成员的感情纽带。这一提法得到多数人认可并逐渐在海内外形成共识,由官方主办的“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妈祖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日益丰富,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桥梁。1987年以来,每年都有众多台湾同胞自发到湄洲妈祖庙谒祖进香,这既是对妈祖海上女神的朝拜,更是对民族情感和民族文化的认同。

  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传统的载体,潜移默化地影响、规范民众的生活习惯和价值取向。在群体传承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能够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是促进民族共识和文化认同,维系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基石。

  习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根基和源泉。

  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拥有大陆海岸线多个,丰富的海洋资源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物质和精神滋养。我国勤劳勇敢的沿海劳动人民,在上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斑斓瑰丽的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有口耳相传的民间艺术、渔家风情的习俗礼仪,也有精妙绝伦的手工艺技能、人海相谐的祭海节会等。这些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炎黄子孙的精神特质,构筑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古代中国同西方各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东海航线通达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南海航线通达东南亚及印度洋地区,并随着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不断得以拓延,唐宋时期达到鼎盛。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往世界各地,丰富了各国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曾经在欧洲掀起一股长达100年的“中国热”。同时,纺织、造纸、印刷、茶艺、儒家思想等大量的中国文化元素,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播海外,对沿线国家及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世界文化发展和历史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习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民族智慧,对于建设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极其重要的当代价值。

  一个没有文化遗产的民族和国家,很难说是有真正实力的民族和国家。礼敬文化遗产,守住民族之魂,以文化的力量助推社会和谐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有之义与必由之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