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站内信联系

您的位置:主页 > 天辰娱乐资讯 >

天辰娱乐资讯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

广州老西关有家藤器店:编织“老广”们数十年的生活细节

发布时间:2024-02-11 19:15人气:177

  藤器如今不多见了。但在过去没有空调的日子,藤椅藤席舒适透气又凉爽,是“老广”家家户户所必备,也成为了不少人小时候的回忆。

  藤器店主人嫦姨50多岁,说话时眼睛总是“笑眯眯”的。她善制藤、修藤,凭一双巧手赚得街坊的好口碑。她曾帮一名远道而来的客人修复多年前结婚时用的藤席,也帮过博物馆人员,将一张据说是清朝时期的藤椅“修旧如旧”,恢复老物件的风采。

  嫦记藤器店在一条略显逼仄的小巷里。二十余平米的店铺,放置了各式各样的藤椅和藤席,挤得满满当当。尽管如此,店里还是腾出了一处角落,这是店主人嫦姨制藤、修藤的地方。

  嫦姨是佛山南海黄岐人,家里五代制藤,七八岁时,上学之余便开始编竹席,入行已有四十余年。

  清代文学家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载:“岭南藤类至多,货于天下,其织藤器者,十家有二。”佛山南海是全国闻名的藤器之乡,家家户户都能编藤椅、制藤席,嫦姨一手技艺正是在耳濡目染下渐渐熟练起来。嫦姨和先生在同一条村,自小便认识。1997年,她和先生在荔湾光孝路开起了这家小店面。

  约一平米的工作台上,嫦姨织补藤席只用一把特制的刀具。只见她戴起眼镜,额头微沉,一根根细长柔软的藤条仿佛有灵性般,在她的指尖灵活穿梭,弯、折、穿、插,压一挑一,经纬交错,整个编织的过程就像在变魔术。

  她说,藤席的制作,要求细密平整、四角对齐,每一条藤皮的长度需要量好,若是有些偏差,做出来的席子就会皱褶不平。编织一张2米长、1.5米宽的藤席,大概要一周时间,要求技艺与耐心兼备,才能产出一张满意的手工藤席。

  而制作一把藤椅,则需对藤条进行人工打磨,除去大藤弯形烧烤后的烧黑部位,修复大藤不均匀之处,使大藤光洁顺滑。物料准备就绪,开始编制。藤具初步成型后,还要反复打砂、喷油、扫油,让藤器更加美观。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藤制品深受年长人士青睐。因为其冬暖夏凉、轻便透气、环保自然,有一定养生功效。嫦姨记得藤器店刚开起来的时候,生意还不错。一大早开档,夫妻俩能干到第二天深夜十二点,“一天卖出一二十条藤席不在话下。”

  另外小店编织的竹器、藤器,样式新颖、做工精致,在广州开始小有名气,除了本地街坊前来购买,甚至有外地人兜兜转转慕名找来。

  近年来,随着空调普及、网购便利,家具选择更多元化,加之机器时代的来临,嫦姨的生意受到一定冲击。两夫妻并未气馁,而是以样式翻新、做工精巧方面进行更多元化的尝试。

  手工制作一件品质与温度兼具的藤器,生成需要历经十分繁杂的工序。其难度、其耗时、其费力非一般工业流水线出品可比拟。嫦姨清楚自己手艺的价值,“机械做出来的藤制品,和我们手工做的不一样,机器做出来的没有那么细密,质量也没有那么好”。

  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藤器的需求已大幅减少,但仍有不少人上门来修补藤席,有的甚至坐了几个小时的车前来。嫦姨说,一般会拿来修补的,都基本上有二三十个年头了,对很多老广来说甚至是“传家宝”般的存在。

  在快节奏的今天,很多年轻人可能很难体会,老物件背后是怎样的对逝水年华的无限追忆。嫦姨记得,大约十几年前,一位老人带着一张藤席来到小店,希望修复如初。嫦姨打开一看,这种藤席制作年代久远,早已破得不成样子,修复起来极其费力。但对方语气恳切,一问才知,这是他和老伴结婚时用的藤席,修好也不是为了继续使用,就想将它留作纪念,之前辗转了好几个店面,打听到只有嫦姨这家店能修,视为最后希望。听罢,嫦姨答应了下来。“已经像渔网一样烂了,真的比重新织一张还难。”但她最后还是尽己所能,力图将藤席修复完整,整个过程就像是在拼复老人过去生活的碎片。

  早些年,还有一位博物馆工作者,拿着自称清朝时期的藤椅来修,椅子底座已经烂出一个大窟窿,一边的扶手也破烂不堪。他听说嫦记藤器店善制藤修藤器,于是兴冲冲将椅子拿来修。嫦姨回忆,当时看到这张藤椅时,自己非常惊讶于前人的精巧手艺。孔雀开屏式的大背椅、精致细腻的花纹,让她大开眼界。

  “为了修这把椅子,花了一个多星期。”嫦姨回忆,为了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单藤皮的上色,其先生就来回试了好多次。配料、加热、煮沸、藤皮出炉后,再驳到椅子上仔细对比,不满意就马上拆下来重新做过。而底座上的花纹,扶手上的花样,更是要反复研究清楚了才敢动手。最后,该顾客看着这把修复好的藤椅,露出了赞许的笑容。

  如今,藤编正像许多传统老手艺一样,消失在年轻人的视野。嫦姨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转行。但嫦姨始终割舍不下。自己从八九岁便开始跟着父母学习藤编,到现在50多岁了,人生大部分光景都花在了和藤席打交道上。“现在我们经常要靠机器开皮,而母亲却能用手工拉皮,一个藤条能拉出七八根皮来,每一根都很均匀。”嫦姨说,相比以前自己的父母辈,很多制藤的手艺、花纹样式已经失传。到了她这一辈,藤编的手艺怎么能说断就断了?

  慢慢地,嫦姨也找到了坚守下去的意义,“我最大的成就感来源于,靠我这双手艺养活了家庭,还制作了一件件令客人满意的藤器。”让嫦姨坚持下去的动力还有经常光顾她生意的老街坊。她习惯了每日开起档口后,街坊路过时的问候。很多街坊十几年前来这里购置藤器了,一直到现在家里还在用着,有的甚至出国了,每年回国都还会来帮衬她的藤器店。

  她的愿望是把这家藤器店开得尽量长久,“开到开不动为止,尽量把手艺传承下去。”

推荐资讯